诱发电位

2018-08-23 15:26:21 湖北海之声助听器 阅读

      内耳毛细胞将将外耳、中耳传递到内耳的声音能量转变成电信号然后再通过听神经以一直传递到大脑皮层,才可以使人们听到声音,从内耳毛细胞产生电到传导到大 脑皮层要经过好多中转结构(神经元换级),大体如下:耳蜗螺旋神经节、脑干(耳蜗核、橄榄核等)、丘脑、大脑下皮层、大脑皮层。电讯号在这些部位传递的过 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在人体相关部位贴上电极,用特殊的电位仪器检测到这种和听有关的电活动,仪器以示波方式(波形)将这种电位展现出来,因为只有借助发声 (诱因)使耳听到声音后才能在这些部位检测到电活动,所以称之为听觉诱发电位。正常听力的小儿用很小声音就可以使电位仪检测到诱发电位,但对于耳聋患儿往 往需要很大声音才能检测到诱发电位,极重度耳聋的患儿给很大的声音往往也检测不到诱发电位。
  根据给出声音刺激后到电位出现的时间长短(医学上称潜伏期),分为早、中、晚三种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有很多种,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听觉 诱发电位主要有以下三种:ABR(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SSR(听觉稳态诱发反应,俗称多频稳态)、40HZ(40HZ相关电位)。 ABR(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属于早期反应诱发电位,记录声音发出后10ms以内的电位反应,记录的电活动部位为耳蜗至脑干水平。由于其刺激声一般为 2KHZ-4KHZ(高频)短声,所以能较客观的反应高频部分的听力损失情况。
  ASSR(听觉稳态诱发反应)、40HZ(40HZ相关电位)均为中期诱发电位,记录的电活动部位都不是非常明确,由于都有频率特性,所以能够记录到 低频到高频多个频率的反应阈值(刚好出现诱发电位时刺激声音的分贝值),40Hz在低频区的反应阈与实际听力损失差值较小,ASSR在1KHZ-3KHZ 频率阈值与受测者实际听力损失差值较小。
  注意:以上几种诱发电位,大多情况下都可以测出来小儿听力损失的阈值(分贝数值),但这个阈值结果和孩子真实的听力损失程度还是有些差异,在实际工作 就碰到很多孩子最后实际的听力损失同这些诱发电位的结果有差异,这种差异因人、因检查时间(检查年龄越大相关性会越好)而异,有大有小,所以对于孩子听力 损失程度的判断必须是诱发电位结果、行为测听结果相结合以及孩子平时对外界声音反应情况结合起来综合判断。绝不可以仅凭一个诱发电位的结果就判断孩子的听 损阈值。